认识冠状病毒
什么是呼吸道病毒?
呼吸道病毒(viruses associated with respiratiory infection)是指易呼吸道为侵入门户,在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中增殖,引起呼吸道局部感染或呼吸道以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
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有哪些?
主要包括:正黏病毒科的流感病毒,副黏病毒科的副流感病毒、呼 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和人偏肺病毒,披膜病毒科的风疹病毒,小RNA病毒科的鼻病毒,冠状病毒科的SARS冠状病毒等。此外,腺病毒、呼肠病毒、柯萨奇病毒与ECHO病毒、疱疹病毒等也可引起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巢病毒目(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正冠状病毒亚科(Orthocoronavirinae),根据血清型和基因组特点冠状病毒亚科被分为α、β、γ和δ四个属。冠状病毒(Coronavirus)属于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由于病毒包膜上有向四周伸出的突起,形如花冠而得名。
冠状病毒的形态和结构是什么样的?
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经常为多形性, 直径50-200m。S蛋白位于病毒表面,形成棒状结构,作为病毒的主要抗原蛋白之一,是用于分型的主要结构,N蛋白包裹病毒基因组,可用作诊断抗原。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 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
冠状病毒如何分类?
冠状病毒大部分感染动物,目前从人分离的冠状病毒主要有普通冠状病毒229E、OC43和SARS冠状病毒(SARS-CoV)三个型别。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6种:属的229E、NL63,β属的OC43、HKU1、中东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MERS-CoV)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SARS-CoV)。此次从武汉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离出的冠状病毒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WHO命名为2019-nCoV。 目前已知的6个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基因组序列几乎完全一致,并且从基因序列同源性上来说,新型冠状病毒更接近SARS-CoV,而不是MERS- CoV。新型冠状病毒目前可以归到β属冠状病毒中,该种属在演化树上来说,与SARS-CoV和MERS-CoV接近,但不完全一样。
哪些野生动物会携带冠状病毒?
很多野生动物都可能携带病原体,成为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媒介,果子狸、蝙蝠、竹鼠、獾等是冠状病毒的常见宿主。 武汉地区的病毒性肺炎疫情爆发,与2002年广东爆发的“非典”疫情有很多相似的之处,都发生在冬季,初始发生都起源于人与动物市场交易的鲜活动物接触,而且都是由未知的冠状病毒导致。 由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邻居和外类群都在各类蝙蝠中有发现,推测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如同导致2002年的SARS冠状病毒一样,新型冠状病毒在从蝙蝠到人的传染过程中很可能存在未知的中间宿主媒介。 不要吃未经检疫的野生动物、生鲜等食品,比如路边摊售卖的肉食,不要为了“尝 鲜”而冒险。
冠状病毒如何由动物到人?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的病毒类群都为蝙蝠中的冠状病毒HKU9-1,而许多与冠状病毒有联系的人类感染冠状病毒都和蝙蝠有关,许多冠状病毒的天然宿主都是蝙蝠。蝙蝠很有可能就是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原生宿主,经过演化变异,完成了蝙蝠-中间宿主-人的传播。不过,从蝙蝠到人可能还存在更多的中间宿主,目前还没有确认。 冠状病毒由动物到人、人与人的路径: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
冠状病毒抵抗力如何?
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融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你了解冠状病毒的致病性吗?
冠状病毒主要感染成人或较大儿童,引起普通感冒和咽喉炎,某些毒株还可引起成人腹泻。病毒经飞沫传播,粪口途径亦可以传播。主要在冬春季流行。疾病的潜伏期平均3-7天。 衡量一种病毒的危害程度,一看致死率,二看传染性,相比SARS,2019- nCoV在这两方面暂时比较温和。新型冠状病毒已具备致死性,尚不能确定致死率,但其高危性或许低于SARS病毒,处于可防可控的状态。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这种病毒为什么会流行?
此次引起流行的冠状病毒为一种变异的新型冠状病毒(β属),WHO命名为2019- nCoV。2020年1月10日,第一例2019- nCoV基因组测序完成,之后相继有5个样本的病毒基因组序列公布。 由于冠状病毒发生抗原性变异产生了新型冠状病毒,人群缺少对变异病毒株的免疫力,所以可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
理解传播风险
什么是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人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由哪些病原体感染引起?
细菌是导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原。链球菌肺炎是社区最常见的细菌性肺炎之一。但是,导致急性呼吸道疾病的最常见病原体是病毒,或者细菌-病毒混合感染。尤其是新型病原体(如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可能引发流行或大流行。 病原体:肺炎支原体和肺炎链球菌。 其他: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衣原体、肺炎克雷伯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少见。 特殊人群: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更常见。 我国成人CAP患者中病毒检出率15%-34.9%,流感病毒占首位,其他包括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人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冠状病毒等。 病毒检测阳性患者5.8%-65.7%可合并细菌或非典型病原体感染。
社区获得性肺炎如何形成人际循环?
理论上所有导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都存在人际传播的风险。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人群的路径: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冬季受气候和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的局部性大爆发。主要通过病人咳嗽,喷嚏等飞沫直接传播。
社区存在哪些传播肺炎的危险因素?
秋冬季是流感等呼吸道病毒流行的季节,各种感染都可能出现,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与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的症状很难鉴别。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感染源主要有:患者、患者家属、探视者及其生活环境。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分布和结局与下列因素有关:
(1) 环境状况:空气污染物、室内拥挤程度、湿度、室内卫生、季节、温度;
(2) 医疗保健服务和控制传播的预防感染措施的可及性和有效性:疫苗、卫生保健机构的可及性和隔离能力等;
(3) 宿主因素:年龄、吸烟情况、宿主的传染性大小、免疫状况、营养状况、既往感染过 或伴有其他病原体感染、身体基础状况;
(4) 病原体特征:包括传播方式、传染力、毒力因素和微生物量(接种量)。
如何预防社区获得性肺炎?
传染源控制:
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用手或其他材料(手帕、纸巾、布口罩或者外科口罩) 掩住口鼻,以减少飞沫传播。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该立即执行手卫生,勤洗手。
个人预防:
(1) 合理膳食、保证充足营养、保持口腔健康有助于预防肺炎的发生;
(2) 适量运动,提高免疫能力;
(3) 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4) 保持室内通风(可通过自然通风和/或排气风扇来促进通风状况;
(5) 接种疫苗。
(6)室内空气、地板消毒:
-
酒精:酒精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凝固。消毒皮肤可使用75%医用酒精
-
蒸笼:从沸腾开始20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适用于消毒餐具、衣物和包扎伤口的纱布
-
煮沸:100℃也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需要消毒杀菌的物品需要全部浸过水面。适 用于餐具、某些玩具、奶瓶等等小件物品。
-
天然紫外线:天然紫外线就是太阳光,杀菌效果可是不容忽视。适用于空气、衣物、毛绒玩具、被褥等。
-
空气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常通风换气是必要的,尤其在秋冬天气,别因为寒冷而忽视了通风。
-
高锰酸钾溶液:使用5‰高锰酸钾可消毒餐具、蔬菜和水果,浸泡1分钟之后用干净饮用水再冲洗一遍即可。
-
漂白粉:漂白粉能使细菌的酶失去活性导致死亡,是非常有效的消毒杀菌法。在桌椅、床、地板、墙面等使用1-3%漂白水(漂白粉加清水),用抹布擦拭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
消毒液:消毒液包含氯能有效消毒杀菌,直接稀释之后装在塑料壶即可进行消毒杀菌, 但需要注意避开食物和餐具。适用于桌、椅、床、墙面、地板等。
那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如果一次接触大量病毒,即使免疫功能正常,也可能患病。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障碍人群,病情进展相对更快,严重程度更高。 是否感染主要取决于接触机会,并不是抵抗力强的人群感染的风险会更低。儿童的接触机会少,感染的几率低; 同样的接触机会,老年人、有慢性病的人以及抵抗力差的人感染几率更大。
早期收治病例多数有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部分病例为家庭聚集性发病。已经出现人传人和医务人员感染,在武汉市已明显存在社区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已具备致死性,尚不能确定致死率,但其高危性或许低于SARS病毒,处于可防可控的状态,但人口流动会加速传播,增加防控难度。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早期收治病例多数有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部分病例为家庭聚集性发病。已经出现人传人和医务人员感染,在武汉市已明显存在社区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已具备致死性,尚不能确定致死率,但其高危性或许低于SARS病毒,处于可防可控的状态,但人口流动会加速传播,增加防控难度。
为什么要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14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平均在7天左右,短的在2-3天,长的10-12天。
早发现早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有什么临床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咳嗽、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症状少见。
一半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数日内即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你知道在临床上怎样识别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吗?
同时符合以下2条
(1) 流行病学史:在发病前两周内有武汉市旅行史,或武汉市相关市场,特别是农贸市场直接或间接接触史。
(2) 临床表现:发热;具有病毒性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天(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颁布的《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病情无明显改善或进行性加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如何识别和判断?
一般症状: 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严重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 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何治疗?
(1) 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
(2) 根据病情监测各项指标。
(3) 根据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给与有效氧疗措施
(4) 抗病毒治疗:目前无有效抗病毒 药物
(5) 抗菌药物治疗:加强细菌学监测 ,有继发细菌感染证据时及时应用抗菌药物
(6) 中医药治疗:根据症候辩证施治
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1) 冠状病毒以飞沫传播为主,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2) 打喷嚏或者咳嗽时不要用手直接遮挡;
(3) 正确、及时洗手;
(4) 提高免疫力,尽量少去人多且封闭的场所。加强锻炼 、规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避免被感染的最重要手段。
你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口罩吗?
医用口罩的使用方法:
(1) 不管是一次性口罩,还是医用口罩,其实都是有正反面的,就拿一次性口罩来说,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
(2) 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较浅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了。
(3) 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4) 最后一步,也是前面提到过的金属条问题,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日常生活中哪些时刻需要洗手?
(1) 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2) 在照护病人时
(3) 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
(4) 吃饭前
(5) 上厕所后
(6) 手脏时
(7) 接触过动物之后
你知道正确的洗手方法吗?
第一步,双手手心互相搓洗,双手合十搓五下
第二步,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手心对手背,双手交叉相叠,左右手交换互搓洗五下)
第三步,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洗五下)
第四步,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搓洗)
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
第六步,指尖摩擦掌心或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转动搓洗,左右手相同
健康四大基石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时,我们怎么吃才好?
(1) 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
(2) 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
(3) 即使在发生疫情的地区,如果肉食在食品制备过程中予以彻底烹饪和妥善处理,也可安全食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措施是什么?
第一时间发现病人。
隔离:轻症居家隔离或医院隔离;
(1) 标准预防措施;
(2) 空气传播预防措施;
(3) 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勤洗手,出门戴口罩;
(4) 房间通风换气;
(5) 清洁、消毒: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 30 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液,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以上内容转载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主编周旺,副主编王强、胡克,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christine
最近天天国内新闻和推特轮着刷,关注实时疫情,真是太可怕了,瑟瑟发抖,希望疫苗能快点被研发出来。